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彰化縣社區總體營造會議

四時皆美 八卦山下的紅磚花園

四時皆美 八卦山下的紅磚花園 
大村鄉平和社區本為一傳統的農村社區,經社區居民的共同努力與投入下而逐步蛻變,至今可謂是「一鄰一景點、家家戶戶是花園」,成為八卦山下令人驚豔的美麗社區。社區內有稻田、紅磚,有古厝、老樹、花田,更有古錐的「厝邊頭尾」,平和社區發展協會致力於環境、生態、文化的營造與改善,強化社區居民參與,進而延續對這塊土地的盼望與熱愛,一起打造農村新貌。 
來到平和社區可以發現,這裡每個角落都很精彩,在社區居民的用心注入下,相當「有藝思」! 
 
農村再造 社區重生 
 平和社區早期以植水稻及產紅磚為主,保留有相當純樸的農村風情,但隨著時代變遷,與多數農村一樣面臨到人口及產業外移、高齡化以及公共休閒設施不足等問題,地方發展無法與時俱進,眼見即將隱沒於歷史洪流;然而,政府「農村再生條例」的公布施行,推動農村地景、地貌改革的農村再生計畫,平和社區獲選為首波輔導社區之列,成為了蛻變重生的契機。 
  
  在平和社區發展協會歷任理事長的帶領以及政府計畫資源挹注下,執行社區各項軟硬體設施改善,以及社區閒置、髒亂點的活化工作,皆有很大的突破與發展,成功創造更優質的生活居住環境。 
社區再生與營造工作包括社區內排洪「溝渠」河堤周邊環境的整頓,由社區居民發想創設「平和號環保船」,運用環保船清除河裡的污泥、垃圾以及河川生態復育,並在河堤兩旁植樹栽花綠美化,不僅使之成為社區居民散步、垂釣的好去處,更是近幾年來社區辦理一年一度端午節龍舟大賽的最佳地點。 
  
  另外,社區內原本雜草叢生、髒亂不堪的道路小巷,也在協會與志工的協力下完成綠美化工作,讓社區居民明顯感受到生活環境的改變,進而引發愛鄉樂土之心,促使更多人投入社區營造與生活環境重塑,顯現出亮點的社造成績,陸續榮獲農委會101年度農村社區建設團體特優獎-「再生奮鬥獎」以及103年彰化縣6星級環保社區,走出一條嶄新格局的營造之路。 
一鄰一景 轉角發現驚奇 
  
  在社區居民、志工與協會共同積極投入社造工作下,社區閒置空間環境的改造令人驚奇,不僅讓生活環境品質更加向上提升,也逐漸形塑出一個又一個吸引旅客造訪駐足的觀光景點。 
  
  平和社區運用大村地下的瑰寶-「紅磚」作為素材,陸續進行各個社區營造點的意象塑造,從「紅磚綠廊道」、「花樹銀行」、「聖瑤宮」、「同心窯」、「桃花園」等,改造而成農業休閒步道及休憩景點,運用紅磚全面把河堤、街角藝術化,呈現出在地獨特的紅磚農村藝術景觀。 
  
  除了古色古香的紅磚建築,平和尚有一家全國最美的銀行-「花樹銀行」,由前平和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郭俊銀先生所捐地創辦。雖然名為銀行,但功用並非是現金存取,而是讓社區居民能將乏人照料的花草樹木存入由銀行代為照顧,等到條件合適再領回家種植;花樹銀行推展健康永續的觀念,更設有婦產科、復健科,邀請園藝專家為園區內的花草「治療」、「繁殖」,讓每一株生命都能夠成長茁壯,成為生意盎然的生態園區。 
  
  除此之外,平和社區也有許多閒置空間營造的成功案例,包括「夕照平臺」、「花樹銀行」、「何家花園」、「盧家花園」等,以及遼闊田野一大片油麻菜花所形成的黃金花海等,銀波綠浪、夕照金黃,在地貌風光與景觀塑造的相互搭配下令人驚豔、美不勝收,不僅成為平和社區亮眼的營造點,更是成為彰化縣內值得推廣的熱門旅遊景點。 
  
  近年來,大村平和社區更與澎湖七美平和社區締結為姊妹社區,參仿七美「雙心石滬」景點,設計規劃俯躺於水稻田野間「雙心池塘」,成功打造充滿浪漫與幸福的戀人秘境,不僅成為社區新景點,增添美麗風情與幸福氛圍,更是建構出一個完整的觀光導覽路線,創造一鄰一景點、處處是花園的農村意象,讓人來到平和,不管走到哪都彷彿走到了世外桃源,久留無法忘卻。 
平和日曬米 回歸傳統與自然 
  
  「社區營造工作,除了推動社區文化及景觀形塑外,另一個重點則是產業的發展!」現任平和社區發展協會賴立?理事長表示,平和社區產業發展仍較為薄弱,過去發展蓬勃的紅磚產業在時代下已漸趨沒落,至今社區產業僅以水稻為大宗,要開創新路進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,即需要讓社區內的水稻產業得以更進一步提升。 
  
  因此在賴理事長上任後,致力於社區內水稻品質的提升,與農民共同推出「平和日曬米」,回歸傳統與自然,在水稻種植的過程中以低農藥耕種,並採取日曬法,無機器自然烘乾,相對於時下運用機器烘乾速成僅需1天,傳統日曬6至8天雖然耗時,但日曬米保留有更豐富的營養成分,炊飯煮粥吃起來口感也有所差異,且均是通過國內無毒檢驗,在國內爆發一連串食安問題之下,更是顯現出優勢而受到歡迎。 
  
  目前平和日曬米多在社區的各個景點進行販售,未來也將規劃與農會以及其他通路進行配合,盼能透過平和日曬米的推展,有效提升社區產業與地方的繁榮發展。 
磚米之鄉 農村野趣 
  
  平和社區發展協會是個富有活力與想法的組織,自發性辦理相當多社區活動聯繫感情,其中又以每年1月中旬所舉辦「千人爌窯大會」活動以及端午節辦理的「拉」龍舟競賽最為盛大。 
  
  千人爌窯活動至今已連續舉辦14年,於每年冬天水稻田休耕之時辦理,象徵著村民經過一年打拼後聚在一起慶豐收,今年(104年)以「濃情覓意,爌室炬作,平和慶豐收,產業創意行銷活動」為主題,在田野雙心池畔舉行,近3千人參與盛會;爌窯田邊廣植花卉景觀,並結合了紮稻草人、樂樂棒球、放風箏、花田饗宴、產業展銷等活動,更提供社區導覽巴士沿途遊覽平和社區,邀請專職導覽人員為民眾解說平和的農村特色,廣受社區居民喜愛,同時也吸引外地遊客紛紛報名參加,攜家帶眷一起 
 
重溫兒時農村回憶、享受親子間的歡樂時光。 
每年端午節舉辦的龍舟競賽活動於犁頭厝大排水溝登場,與其他地區的龍舟競賽有所不同,平和社區的龍舟用「拉」來取代「划」,全國唯一,也吸引相當多民眾共襄盛舉。此外,每年春夏二期耕田時也提供遊客體驗一日農夫插秧、拔草等活動,皆體現出別具特色的農村野趣。 
 
推動社區營造 自助而人助 
自平和社區投入農村再生與社區營造以來,除了政府資源的挹注與鄰近學校如建國科大、大葉大學、大村國中等積極配合推展社造工作外,更可歸功於平和社區居民、長輩們對這塊土地深厚的情感! 
賴理事長特別談到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盧家生態花園,盧家花園本是盧家古厝的所在地,土地的共同擁有人高達60多人,土地取得十分不易,但在社區發展協會的奔走下,取得所有土地權人的同意與落印,終將這個盧家生態公園得以重新改善活化,成為社區內相當優質的休憩場域。 
 
「自己要先投入努力,才能帶動其他人一起加入!」賴理事長表示,社區要發展,「人」是相當重要的關鍵,任何工作並非協會或是兩三個人努力便能一蹴可幾,而是需要更多社區居民的認同與投入;目前社區內的志工就有100多位,每當社區辦活動便會出動協助,包括社區老人供餐、假日志工環境整潔活動等,這都要歸功於社區這些可愛的志工與長輩們,才能讓社區發展得越來越好 
 
令人稱羨的平和後花園 
平和社區營造工作獲得各界肯定,有越來越多人認識充滿農村風光與磚米風情的平和,對於未來社區的發展,賴理事長則是將產業的推動視為重要關鍵。一個地方的發展,必須兼具特色、文化及產業,才能注入活水、永續經營,因此除了延續歷年來辦理的千人焢窯、賽龍舟等傳統活動,並持續辦理閒置空間的綠美活化外, 更致力於推展平和日曬米,讓平和稻米產業之名能行銷全國,進而吸引更多年輕人留鄉、返鄉發展與傳承,帶動地方。 
 
另一方面,協會目前也正規劃推動小樹苗栽培計畫,有鑑於平和社區內各個景點都已成形,越來越多的遊客慕名而來,因此積極招募學生或有興趣者來擔任社區導覽人員,提供訓練課程,盼將平和農村之美更具深度、廣度得介紹給更多人。